猪肉价下行,养殖户“喊亏”!
2025-08-29
国内资讯

自今年春节以来,猪肉价格一路下行,近一个月更是 “加速降”—— 如今淄博市场上,消费者的 “菜篮子” 开支虽然少了,但是不少养殖户却陷入“出栏就亏”的境地。

“前腿肉9块9一斤,比半个月前又便宜了!”8月28日上午,淄博金晶大道北段一家大型超市内,有顾客拿着刚挑好的前腿肉,对着价签盘算着。记者走访发现,当下淄博市场猪肉价格已进入“亲民区间”,不同渠道价差明显:在淄博中心城区盛湖路中段一家品牌冷鲜肉店的五花肉低至11.9元/斤,淄博中心城区柳泉路北段一家大型超市的前腿肉、后腿肉普遍在9.9-10.9元/斤之间徘徊,而这背后,是自今年春节以来持续下行的猪价,尤其近一个月降价幅度更为突出。

与此同时,养殖户的“钱袋子”出现缩水。临沂的养殖户王先生称,自己于40天前采取二次育肥的方式养殖了2000头生猪,如今正面临“出栏即亏损”的困境。“我当时以7.3元/斤买进200斤的中大猪,想着养到240斤以上再卖能多赚点,没想到猪价跌得这么快!”陈先生算了一笔账:每头猪育肥总成本约1800元,按当前6.8元/斤的出栏价计算,每头要亏176元,2000头就是35.2万元。

这种“一降一亏”的局面,并非个例。山东卓创资讯生猪行业资深分析师孙魏杰指出,8月全国生猪价格震荡下行,目前出栏价已跌至近五年来次低水平,不同养殖模式的收益分化明显:自繁自育模式还能保持每头40多元的微利,但仔猪育肥、二次育肥模式已分别陷入每头亏30元、200元左右的困境,这与7月末至8月末的猪价“跌价”直接相关。

那么,猪价为何在最近一个月遭遇“滑铁卢”?孙魏杰的分析揭开了供需两端的核心矛盾。8月上旬,生猪供应端“量”的压力率先爆发:部分养殖户早在7月就预判行情不佳,提前安排出栏;加上前期压栏的中大体重猪集中上市,市场同时涌入“常规标猪+大体重猪”,供应严重充裕。但需求端却“不给力”——多地湿热天气下,猪肉消费处于传统淡季,屠宰场为控制库存只能压低收购价,直接导致猪价快速下跌。

进入8月中旬,虽然养殖户挺价情绪渐浓,中小养殖场开始“少出栏、观望行情”,但需求端的微弱提振难以扭转颓势。临近开学季,学校、企业虽开启备货,但采购量比往年减少,且多是“小批量、高频次”采购,对整体需求的拉动有限,猪价再度小幅下行。

对于接下来的行情,消费者和养殖户都尤为关注。分析师预判,9月生猪理论供应量或呈增加趋势,对猪价将形成利空压力。一方面,当前养殖盈利处于微利状态,不排除部分企业为规避风险,在四季度传统旺季前加快出栏,避免后期集中出栏加剧供应压力;另一方面,尽管有养殖户看好四季度大猪行情,但短期供应增加的预期已较为明确。

其实,对普通消费者而言,短期内“低价猪肉”仍将持续,可根据需求适量采购储存;而对养殖户来说,当前需理性看待行情,避免盲目压栏或二次育肥,合理安排出栏节奏,才能更好应对猪价波动带来的风险。


来源:大众新闻·鲁中晨报

发布时间:2025年8月29日

版权所有: 天津普悦互联网平台服务有限公司
津ICP备2022005684号